張正說,民眾對異國文化的興趣,不是當局鞭策就可以立竿見影。日、韓劇走紅,民眾對日韓文化天然感樂趣,不需當局推動。當局推南向,不要只在「新居民二代」下功夫,要開始賜顧幫襯這2.4%的學生,「讓2.4%讓釀成24%」。
提到東南亞,很多學生只會想去參觀,不會想學東南亞語。東南亞系 翻譯學生更常被問到「你學東南亞語做什麼?」凸顯台灣社會仍把東南亞當次等國度。學者建議當局多引進東南亞片子、戲劇及小說,學生熟習東南亞文化,才會想學他們的說話。
李子欣說,方圓良多人常問她,「學東南亞語幹什麼?」她下學期要到馬來西亞當交流生,一樣良多人問她為什麼?凸顯多半台灣人對東南亞 翻譯印象仍逗留在次等國家,感覺學他們的說話沒用,完全不知東南亞形式已改觀。
東吳大學政治系傳授劉必榮默示,以前台灣和良多拉丁美洲國度有國交,但不管心理及地輿的距離都很遙遠,國內學生沒愛好進修拉丁語文。政府推新南向,地輿距離縮短了,心理距離仍在 翻譯社無妨引進更多東南亞片子、接連劇及小說,學生熟習東南亞文化,才會有樂趣學東南亞語。
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大三生李子欣說,只有2.4%學生認為需要學東南亞語,她不驚奇。
東南亞主題書店「光輝韶光」開辦人張正表示,凸顯台灣對東南亞文化不領會、也不想進修 翻譯社但2.4%也是一群珍貴的人,「當局應想法讓這群人,找到學東南亞說話與文化 翻譯處所 翻譯社」
世新大學傳播辦理系4年級學生王曼妃透露表現,上學期到上海當交流生及練習,有餐廳需要同時會英、日語的人材,起薪兩萬人民幣(約台幣9萬元) 翻譯社相較之下,固然不會想學東南亞語,但想到東南亞玩,因為旅費廉價。
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886/2155164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社